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寻寻觅觅”等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中“淡酒、黄花、梧桐”等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熟读并背诵全词,体味词的声律之美。

2、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准确把握“愁”的内涵。

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离乱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二、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词。

2、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3、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五、教材分析

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多种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

六、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

七、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课时

一课时

九、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师:课前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幻灯片1)

(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这么美的音乐把我们一起带进了今天的课堂,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

生:《月满西楼》

师:歌词化用了李清照的《一剪梅》,是新婚不久的她因思念远游的丈夫而作的,那咱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这首词。(幻灯片2)

师:今天我们就走进李清照,一起来解读一下被后人称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幻灯片3) 板书:声声慢 李清照

要想解读这首词,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接下来,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知人论世

(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幻灯片4—6)找同学读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文善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夫妻感情笃厚,赵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清照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明城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殆尽、再婚却遇人不淑又离婚, 身边没有任何亲戚朋友。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学生总结后期的人生际遇:国破家亡,夫死财散,贫病交加,韶华已逝。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新明丽。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声声慢》就是她后期词的代表作。

(三)、美读

(现在大家就自己揣摩情感,有感情的读这首词)

1、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诵(加以点评: 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凄凄怨怨)。

2、对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

3、放录音,听名家的示范朗诵。(幻灯片7)

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幻灯片8)

(四)、整体感知

师:读完这首词,你感受到词人是怎样的心境呢?(请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李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大家找一找哪些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直接抒情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开头结尾2句直接抒情,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句是入愁,入即进入,李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呢?这丢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别的什么。“寻寻觅觅”写词人的神情、动作,反映了她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找到了吗?没有!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这般的寻觅不但没找回失去的东西,反而只能感到四周的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的“冷清”,更是处境心境的“清冷”。所以此时的词人只剩下这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了。 (幻灯片11)

这组叠词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总结,教师明确。

这七组叠词,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世界,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这正是李清照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

2、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多为名词。李清照在抒写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幻灯片12)

师:1、作者在词中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学生: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2、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词人选择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和词人表达情感有什么关系?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探讨明确:

1)、三杯两盏淡酒

①列出有关“酒”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②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问:为何喝酒? 借酒浇愁,不足为奇,但这里的 “淡酒”说明什么?愁浓。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

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柳永: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应该常想一二。

2)、“怎敌他晚来风急”

①列出有关“秋风”诗句:(“秋风”意象略讲)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②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①列出有关“雁”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②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

(教师点拨: 提到雁我们会想到《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而现在大雁虽在,爱人已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同时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略析“黄花”意象)

①列出有关“黄花”诗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②得出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教师点拨:当日与之共同赏菊的爱人已去,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变化,国破家亡,爱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儿也憔悴不堪了。

略讲“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词人是位感情丰富的女子,这样守着窗儿,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如此孤独难耐惨淡愁苦可怎么捱到天黑呀!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详析“雨”意象,略析“梧桐”意象。)

①列出有关“细雨”诗句: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②得出结论: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

6)、“梧桐”意象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3、小结: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境

梧桐 细雨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孤寂的意境中不能自拔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六)、为何生愁?这里的愁具体指什么?

明确: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七)、总结

《声声慢》是她在遭受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但是在这国家与个人灾难性的打击下李清照依然不屈,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倾注笔端,化成这凄美的诗句,或许就是这极端的幸福与苦痛造就了旷世才女――李清照。

(八)、作业

1、广泛搜集李清照的其它词作,深入了解词人的精神世界。

2、背诵《声声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