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把握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教学方式:诵读品悟情感体验探究学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至上课。)
作者生平简介,回顾南渡前的词作,由生活变化引出其后期创作《声声慢》
二、整体感知
1、听朗读2、学生齐读(思考: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愁”)
三、赏意象品愁情
1、作者的“愁”绪是由哪一个动作引发的,结果怎样,心情如何?
2、这样的“愁”情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呢?
3、写出了意象的什么特征,与“愁”有何关系呢?(学生交流探讨)
4、通过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传达出了怎样的心情?
5、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作品中的“愁”又多了哪些内涵呢?(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四、结语
1、教师小结全词自由诵读
2、齐声背诵《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