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

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

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

春秋时晋国大夫祁奚(祁黄羊),在晋悼公时曾任“中军尉”,是一个正直无私的人。《史记·晋世家》载,祁奚年纪老了,请求退职。晋悼公同意他的请求,并请他推荐一位有才能的人来继任他的工作。祁奚当即推荐解狐。悼会奇怪地问:“他不是同您有私仇吗?”祁奚说:“您不是要我推荐有才能的人吗?私仇不私仇,我没有考虑!”悼公就命解狐继任祁奚的职务。不料解狐奉命以后,还没有上任就死了。悼公就请祁奚再推荐一位合适的人才为继任者。祁奚当即推荐了祁午。悼公又惊诧说:“他不就是您的儿子吗?”祁奚说:“您不是要我推荐合适的人才吗?儿子不儿子,我没有考虑!”悼公就命祁午接替了祁奚的工作。

这个故事在《左传·襄公三年》等书中也有记载,有些情节略有不同:“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需要委派一个县官,请您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才。”祁黄羊推荐了他的仇人解狐。解狐果然很有才能,到任以后替百姓办了不少好事。过了些时,晋平公又问祁黄羊:“朝廷还缺一个法官,请您再推荐一个合适的人才。”祁黄羊推荐了他的儿子祁午。祁午果然也很称职。孔子赞祁黄羊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外不避仇,内不避亲”,形容公正选拔和任用人才,对于同自己私人关系不好的人,也不抹煞他;对于自己的亲属,也不避任用私人的嫌疑,也说作“外不隐仇,内不隐子”,也作“亲仇不避”、“祁奚荐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说: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