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课后答案

齐桓晋文之事课后答案

一〔课本源题〕熟读课文,说说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地说服齐王“保民而王”的,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题目解析〕此题实际上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要求背诵的一段课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学生熟读成诵,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具体说说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王“保民而王”的,意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详见“课文鉴赏说明”中的“结构层次”。

二〔课本源题〕翻译下列语句,并揣摩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翻译见“有关资料”中的“参考译文”。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参考答案如下:

1.卸:抵御。

2.易:换。宜:应该、应当。

3.乃:是。

4.第一个“见”:看见。第二个“见”:被。

5.及:推及、推广到。

6.缘:攀登、爬。

〔课本源题〕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爱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任重道远

〔题目解析〕设计此题,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具体句子中多义词不同义项的辨析,掌握文言常用词“爱”“明”“道”的意义。

〔参考答案〕爱1.吝惜。2.爱护。3.喜爱、喜欢。

明1.明亮。2.视力。3.清楚、明白。4.贤明的。

道1.述说、谈论。2.说、讲。3.道义、道理。4.路、道路。

〔课本源题〕本文和《寡人之于国也》都谈到“仁政”。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说说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题目解析〕此题为开放性练习,意在让学生联系第一册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以加深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此题没有统一答案,学生只要能结合学过的课文和有关评论文章,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即可,不必求之过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