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的寡人是指

寡人之于国也的寡人是指

1、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2、《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文章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3、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生于曲阜市小雪街道凫村,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4、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