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4-12段概括

孔乙己4-12段概括

孔乙己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第二部分(第4~13段)。

小说第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介绍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和故事发生的地点。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4~9段)、第二层(第10~11段)、第三层(第12~13段)。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性格,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第二层(第10~11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第三层(第12~13段),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也是小说情节的结局。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是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孔乙己是封建文化教育的殉葬品。

《孔乙己》一文以“我”的口吻来写,体现了真实性。“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人。文章就是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同时《孔乙己》又以人们对待孔乙己的态度来贯穿全篇,可以说“笑”在全篇:1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2孔乙己在笑声中度日。3孔乙己在笑声中死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