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加点字翻译

屈原列传加点字翻译

《屈原列传》注释:

(1)楚之同姓: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王族的后代。楚国王族本来姓芈(mǐ),后来分出这三个氏。其中楚武王的儿子瑕(xiá)被封于屈地(相传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所以以屈为氏。屈原即是屈瑕的后代。

(2)左徒:楚国官名。

(3)闻:见识,学识。

(4)志:记,这里是指记忆力。

(5)明于治乱:即“于治乱明”,状语后置。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于,对于。治乱,复词偏义,义在“治”。治,这里用如名词,指治国大计。

(6)娴(xián):熟练,熟悉。

(7)辞令:应酬的语言。

(8)入:指对内。

(9)出:指对外。

(11)接遇宾客:接待外国使节。

(11)任:信任。

(12)上官大夫:上官是姓,大夫是官名。

(13)同列:官阶职位相同。

(14)害:嫉妒。

(15)造为:制订。

(16)宪令:重要的法令。

(17)属(zhú):指属文写作。

(18)夺:定夺。这里指改定,定稿。

(19)与:同意。

(20)谗(chán):说别人的坏话。

(21)莫:没有谁。

(22)伐:夸。

(23)这段文字如果是上官转述屈原的话,“曰”字则为衍文,应删;如果是直接引屈原的话,“以为”则是衍文,应删。

(24)疏:疏远。

(25)疾:痛心。

(26)听:听觉。

(27)之:取消“王听不聪”的独立性,使它充当宾语。

(28)聪:本义是耳力好。这里是“明”的意思。

(29)谗谄(chǎn):指说好人的坏话,谄媚国君的人。谄,奉承,巴结。

(30)邪曲:邪恶、不公正。公:指公正无私的人。

(32)方正:端方正直的人。

(33)幽思:深思。

(34)《离骚》: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个字。

(35)犹:如同。

(36)离:同“罹”,遭遇,遭受。

(37)人之始:人类的起始。

(38)人之本:每个人的本源。

(39)穷:处境窘迫。

(40)反:同“返”,追念,回想。

(41)极:困惫,疲乏。

(42)惨怛(dá):内心悲痛。

(43)正道直行(xíng):秉持公心,行为正直。

(44)竭忠尽智:互文,即“竭尽忠智”。

(45)间(jiàn):挑拨离间。

(46)信而见疑:诚信却被猜疑。而,却。见,被。

(47)之:取消“屈平作《离骚》”这个句子的独立性,使它充当大句子的主语。

(48)盖:表示原因的承接连词,原来是。

(49)上:远古。

(50)称:与下文的“道”、“述”,互文见义,都有“称道”的意思。

(51)帝喾(kù):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号高辛氏。

(52)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的齐国国君,五霸之一。

(53)汤、武:汤,即商汤,殷商的开国君主。武,即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

(54)以刺:“以之刺”的省略。之,这些。刺,讽喻。

(55)明:阐明。

(56)治乱:复词偏义,义在“治”。

(57)条贯:条理。

(58)靡(mǐ)不毕见(xiàn):无不得到充分的体现。靡,没有。毕,全部,充分。见,同“现”。靡不毕见。

(58)约:简约,简练。

(60)微:含蓄,隐微。

(61)廉:方正,正直。

(62)称:引用,选用。

(63)文:文字,词汇。

(64)指:同“旨”,主旨,旨趣。

(65)类:事例,事物。

(66)迩(ěr):近。义:意义,道理。

(67)见义远:体现的意义极深远。见,同“现”,体现。

(68)称物芳:指用美人香草作比喻。

(69)疏:远离。

(70)濯淖(nào):污泥。濯,同“浊”。淖,泥浆。

(71)浊秽:指黑暗社会。

(72)以:而,从而。

(73)尘埃:比喻尘世、世俗。

(74)不获世之滋垢;“不获于世之滋垢”的省略。获,辱。于,被。世,世俗。

(75)皭(jiào)然:洁白干净的样子。皭,白。

(76)泥(niè)而不滓(zǐ):染而不黑。泥,通“涅”,黑色染料,这里指用涅去染;滓,黑。

(77)推:推论,推断。

(78)虽:即使。

(79)绌(chù);通“黜”,指罢免官职。

(80)从(zòng):同“纵”,合纵,指结盟联合抗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