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谦称

古代文化常识谦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白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和冒失、唐突之意。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3.读书人的自谦词: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不才、不佞、不肖等,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4.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如寒舍、舍妹。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