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长的演讲的导入

陶校长的演讲的导入

教学要求:

1.学会“否、锻、炼、垒、德、需、励、鞭、策”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堡”,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出第一问的内容,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歙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创办人,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提倡小先生制,讲究“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

3.学生自读:(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2)划出重点句子。

三、检查初读,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词,认读,正音,说说意思和写法。

2.按四部分指名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感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