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00字缩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300字缩写

《大学》里说道: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探察外界不是探讨自己。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以探察竹子为例,如果想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如今,中国的教育依然偏重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我在国外求学的经历更是说明了不能光靠老师,需要我们自己做主张。

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希望我们这一代对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