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媒介信息例子

辨识媒介信息例子

社会热点事件的爆发大多是在跨越纸质媒介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自媒体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社会发酵。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传播者的角色,缺乏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性,常常为了挖掘卖点和亮点,不从客观的人性化的角度上看待事件,而是利用大众的情绪制造扩大化的舆论,甚至酿成悲剧。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多关注主流媒体的声音,如中国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等,这些主流媒体能够客观地报道、高屋建瓴地评价,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能很好地引导人们特别是思想还不成熟的高中生辨识媒介的立场和信息的真伪,形成正确的“三观”,理性思考与表达,健康成长。

针对当下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学生要学会理性独立的思考,就如重庆的公交车事件,在没有官方的信息通报,事实没有弄清楚之前,不要轻易地跟随大众下结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意识。这种思考方式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厘清结构、思考内在的逻辑,而不是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学会理性的独立的思考,辨别信息的真伪,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是这种思考方式的有效性迁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