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学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学后感

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文化发生了几次剧变。殷周时代,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开创时期;春秋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秦始皇焚书坑儒,使文化的发展受到一次严重的挫折。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儒学的经学占了统治地位,开始了经学时代。两汉之际,印度的佛学输入,到东晋南北朝时代而逐渐盛行起来,隋唐时代形成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北宋时期,理学兴起,对于佛道“二氏”进行了批判,重新发扬先秦儒学。从南宋到明清,可称为理学时代。

明代后期,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清代中期,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于是一些进步人士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形成为西学东渐的新时代。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志士仁人都在谋求救亡图存的方略。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变法维新,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有识之士认识到“唯有社会主义能救中国”,毛泽东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密切结合,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书中对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和90年代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的思考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许多借鉴。

《中国文化概论》还就中国古代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传统道德、宗教、哲学展开了专题的分析,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作者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阐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