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经济学读后感

穷人经济学读后感

1.《穷人经济学》这本书收集了卢老师这位儒雅的学者长期的书信,时评与随笔,行文灵动活跃,观点新鲜却朴实,完全没有学术论文那般晦涩难懂。内容上也没有特定的脉络架构,但可以捕捉到的两条线路是:一,以经济学视角分析弱势群体,不只是穷人,还包括弱势国家如中国;二,经济研究与价值判断的关系论述。同样出身贫寒的卢老师对“穷”的理解比一般人要来的直接和透彻,他纯粹是出于本能而站出来给“穷人”说话争取权利。

2.穷人为什么穷?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穷人穷是之所以是因为懒惰”的论据十分单薄。仅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遭遇巨变的欧洲农民就充分说明,更别提中国九亿农民。弗兰克·奈特则以更现实的“出身,运气,努力”学说阐述了竞争性制度下收入不平等日益积累的恶劣后果。出身最重要,运气次之,努力的作用最小。显然,奈特的论点极具说服力。而“环境说”则是为了掩盖“剥削说”而匆忙登场的,以致站不住脚。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相当明显:一是改革开放需要一部分人牺牲;二是入世以来帝国主义以资本和技术为手段的隐形掠夺。

3.“其实贫困并不是一定意味着个人财产的缺乏,世上最原始的人很少占有什么,但他们并不穷。贫困即不是东西少,也不仅仅是手段与结果之间一种关系。贫困是一种社会地位,贫困是文明世界的副产品,除非连同文明一起消除,否则我们将永远消灭不了贫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