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现实意义

石钟山记现实意义

《石钟山记》的现实意义: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因为苏轼的亲历考察,似乎真相大白。

在这里,苏轼的怀疑和探索精神是颇感人的。明代文学家钟惺慨叹:“真穷理之言。”(杨慎《三苏文范》卷十四)清初学者吴楚材、吴调侯叔侄赞之:“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境,闻之真,察之详,从前无数疑案,一一破尽。爽心快目。”(《古文观止》卷十一)明遗学者吕留良更是拍案叫绝:“此翻案也。李翻郦,苏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独得,详前之所未备,则道元亦遭简点矣。文最奇致,古今绝调。”(《晚村精选八大家古文》)

九百多年过去,湖口水文的变化难以想象。一个小农工再好奇也绝无可能复制大文豪的考察。因为农场生产队食堂加餐,常被派去对岸县城采买,坐船过江时我就石钟山的得名请教船工,他反问:你不觉得山形像扣着的钟吗?我远远望去,的确如此。采买之余上山瞎逛,又请教山上的工作人员,答曰:苏东坡的说法也未必全对。此山既有钟之“声”,又有钟之“形”。

关于石钟山的得名,仍是一头雾水。

看来,世界上许多事物的真相想要完全被解释清楚,的确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真相常常会被有意无意地遮蔽甚至歪曲。正因此,苏轼不相信任何现成结论——即便是名家权威的说法。此中的“穷理”精神,亦即怀疑和探索精神,是极为可贵的。因为,只有怀疑,才有探索;只有探索,才有发现;只有发现,才有可能抵达真相。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