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评课稿

巍巍中山陵评课稿

《巍巍中山陵》评课稿

这节课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展示为主线。教师只是组织者,点拨者,学生是“演员”。

整节课学生学习活动展示分成了四大板块:听写生字——当解说人——“答记者问”——仿写展示。

“听写生字”,这一块是为了落实语文课对字词的教学。最近我们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全国汉字听写大赛”,“全国汉字听写大赛”广告词是“听写的是汉字,追捧的是文化”,“中国梦,汉字情”。这个活动应该成为语文的常规活动。

“当解说人”,这一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设计有关“景点”导游讲解词。目的是为了学生熟悉课文,创新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只有熟读课文,才能熟练讲解,只有全情投入,才能饱含感情,从学生的展示情况看,有些学生还上网阅读了有关资料,比如到平台台阶数目的寓意等,比如贺雨亭同学说石牌坊的“博爱”二字时说“孙中山生前曾题写这两个字送人”等,丰富了解说内容,拓宽了知识面。马思恩同学的“默悼一分钟”;郭灿瑶同学在讲解方案设计部分时,说了一个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侯宇康同学最后总结到:“我们每个中国人如果有了孙中山的一点点精神,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大有希望”。这写台词的设计,可见学生准备的比较到位。

“答记者问”,这一活动是在自主提问,小组解答,通过梳理汇总的基础上以这种形式展示的。语文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对话”,和作者“对话”,和编者“对话”,所以让学生模拟作者答记者问,模拟编者答记者问。课堂上,郭心悦那一组还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请来”“作者”、“编者”,一群“记者”纷纷提问,学生兴趣浓厚,每一个同学的注意都很集中,课堂上其乐融融。抛却了过去课堂上老师问学生答的固定程式,抛却了教师用问题“牵引学生鼻子走”使学生缺乏激情缺乏兴趣的呆板和尴尬,体现的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体现了语文课上创新的激情,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生命课堂的理念。这一环节设计旨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发问,弃传统课堂的常规程式,让学生自问自答,简化课堂教学上的繁文缚节,优化教学流程,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学生提问的要求是:不能照搬练习题里的现成问题,要以我心我口设计个性话提问。从学生模拟记者提问的情况看,学生的提问肯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老师事先也准备了精当的点拨内容,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期提升学生提问问题,分析课文的能力。

“仿写展示”,这一块展示学生的仿写成果,和发现的问题。体现学以致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体现的很明显,一些小组学生准备充分,展示大胆,语言流畅,内容到位。但有的同学“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还有笑场的,有的同学表达不透彻,让人不知所云。好在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的仿写展示最后一个小组没有完成,是本节课明显的缺憾。优胜小组,展示之星应该当堂出结果。课后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总结,算是补救吧。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