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原文高中课本

赤壁赋原文高中课本

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把目光投向老师的大屏幕,看看你们还记得这些诗词吗。是谁?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多情,也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大家能猜到他是谁吗?没错,他就是大文豪苏轼。苏轼诗、词、赋俱佳,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旷世绝作《赤壁赋》。

中国古代有“穷而后工”的说法,指文人处境穷困,诗文就写得好。苏轼就是这样一个典型。那谁能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苏轼写作《赤壁赋》之前都经历了怎样的挫折呢?

请课代表来说一说,没错,就是“乌台诗案”,宋神宗时期,因朝中大臣举报苏轼的诗词涉嫌诽谤新政的内容,因此苏轼被抓进了乌台,关押了近4个月的时间,在友人多方营救下才被释放,最终被贬至黄州担任团练副使。

被贬黄州后, 他多次来到黄州壮美的赤壁矶,寄情山水、凭吊古人,《赤壁赋》 也由此诞生。

感谢你的分享, 看来你课前没少下功夫,请坐。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词,遇到疑难的生字词,可以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同桌之间一起讨论解决。老师听到大家的朗读声渐渐低沉了下来。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遍,我看你的眼神充满了自信,请你。嗯,他读的很流利,节奏把握得也很好,请坐。但是老师要强调几个字:“余音袅袅”是念niǎo,这个字是缭绕的意思。“冯”虚御风,“冯”是通假字,通凭借的“凭”。

通过朗读,想必同学们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我听到这位同学说,课文写的是苏轼与友人在七月十六的月夜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所见所感所悟。嗯,你总结得很到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