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齿还是不耻

不齿还是不耻

“不耻”的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耻”能构成一个褒义的组合。如,“不耻相师”就是不以相互学习为耻。

“不齿”最常见的意思即“不与同列”,表示鄙视。例如“不齿于人”,就是不能与人同列,指被人看不起。不齿为贬义。

拓展资料:

基本解释

[shameless] 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唐·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他现在虽然富有,但仍然节俭,上饭店也“吃不了,兜着走”,不耻“打包”回家。

引证解释

指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公羊传·昭公十三年》:“大夫执,何以致会?不耻也。”《史记·魏公子列传》:“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 信陵君 之接巖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唐 贾岛 《送沉秀才下第东归》诗:“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辨析

“耻”是个形容词,有耻辱、羞愧、可耻的意思。在这里,“耻”是意动用法,有“以为耻,以为可耻,以为是耻辱”的意思。“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如:“不耻下问”,“不耻最后”。

不齿,指没有资格与他人序齿,表示没有资格与正常人并列。语出《周礼·秋官·大司寇》:“其能改过,反于中国,不齿三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