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读后感

师说读后感

本学期以来,我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阅读了《初中历史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一书,感觉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说课的概念,说课的意义,说课的方法和结构。

我们在师范读书时,比较注重教材教法的学习,注重上课环节的把握,写教案等,但对说课活动基本上是没参加的,不用说主动参加,连被动参加都没有,因此对说课认知很少。在《初中历史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一书,先通过“写在前面”这个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什么是说课: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某一观点、问题和具体课题,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简单说,说课其实就是说自己教什么,是怎样教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也阐述了说课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本书详细说明了如何写好一份精彩的说课稿: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撰写,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撰写,围绕以下几方面撰写,一说课标。说课标就是要把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作为本课题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依据,从课程论的高度驾驭教材和知道教学设计。说课标要重点说明有关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操作等在课程标准中的原则性要求。二是说教材。说清本节教材在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加以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三是说学法。四说教法。说教法,应该说出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依据。五是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要做到: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即起始—过程—收束的内容安排;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度衔接及时间安排;说明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要求,在不同教学阶段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是怎样协调统一的;要对教学过程做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的对策。

二、通过阅读大量的经典说课案例,掌握了说课的基本要求,拓宽了视野,启发了自己的思维和创意,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书中大量的说课稿为实践性说课,与我们平时上课内容息息相关,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也知道了多种教学方法即多种教法和多种学法。提供了多种教学设计思路。

使我知道了如何进行具体说课:以我们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第二中学潘真荣老师《思路明珠》说课稿为例。一是说教材,分别分析本课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二是说教法和学法分别说教法和学法。

三是说教学流程,主要从歌曲导入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突破难点,互动释疑 突出重点,拓展延伸 留有余味。四是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因此,阅读《初中历史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收获是很大的,并努力把学到的内容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