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打开幸福之门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傲慢之心。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些乞丐,当他们看到一些豪华的车子经过,会不屑地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即使身处社会底层的乞丐都会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傲慢之心,那么我们自己呢?我们这一路走来,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处处都听到别人的肯定和赞叹;我们的傲慢之心是不是也在不断地滋长而自己却毫无察觉呢?中国的“礼”就是通过各种礼节来折服一个人的傲慢之心。“道德”:传统文化之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髓就在于“道德”二字。

道德现在是一个词,但是在古代是由两个字构成的——首先是“道”,然后才是“德”。“道”就是指客观性以及必然性的宇宙秩序。简言之,就是自然而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为了凸现这种特征,古人用“天道”来体现,在《论语》中,孔老夫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虽然不能用语言的方式同大家交流,但我们可以从四季的变化、万物自然生长的过程中体会、感悟到自然规律和秩序的存在。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除此之外,古代的圣人还观察得出了这个社会要保持和谐所需的人际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这个就是我们古人概括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父子有亲——社会中时时刻刻存在着父与子的人伦关系: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情,而这种亲情并不是圣人给我们规定下来的。只有做到“父慈子孝”,即父母慈爱教导儿女而儿女孝敬父母,父母儿女之间的关系才是井然有序的。君臣有义——它所表达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时时存在,由于领导处于上级的地位,于是要求他对下属要关爱、要仁慈,而不是呼来唤去。当然,被领导者也要对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尽心尽力地加以完成。只有做到“君仁臣忠”,即领导者仁慈而下属忠诚,做到竭尽全力将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完成好,尽到了忠心,这样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才是和谐一体的关系。

夫妇有别——这个“别”字不是指身份和地位的差别,而是职责上有分工。在一个家庭中,有两种重要的职责:一是创造经济收入、养家糊口,使家人衣食无忧;这种重要的职责在中国古代是由丈夫来承担的;此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职责就是教育儿女。中国人有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叫无后为大呢?有的人认为就是没有儿子。所以就非得生个儿子,认为这样就做到“有后”,就可以对祖宗有个交代了。其实这只是粗浅的理解。“无后为大”真正的含义是说:虽然你生了很多的儿女,但是他们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成为纨绔子弟、败家子,不能把良好的家业和家风承传下去;这样的孩子不能做利国利民的事,反而是祸国殃民;这样的孩子与其有还不如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为大”。所以,中国人把儿女教育这件事看得十分重要。“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是说一个孩子在家里接受了母亲的良好教育,才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样走上社会后才能跟朋友和谐交往。正是这种职责分工的不同,才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义、道义、情义;做妻子的要有良好的德行。只有做到“夫义妇德”,夫妻之间关系才是和谐稳定的。

长幼有序——告诉我们兄弟姐妹的出生有自然的顺序,应当给予尊重,是不能够颠倒的。由这个自然的顺序出发,要求兄长对于弟弟妹妹要友爱并给予引导,自己也要做个良好的榜样和表率。所以兄长的责任非常的重大。

而弟弟妹妹对于兄长的教导要恭敬、听从。“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是说兄弟姐妹长大成家之后各自也有了儿女,而他们也成了兄弟姐妹;若上一辈能把关系处理好,那么下一辈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朋友有信——讲的是在社会上与人相互交往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一定要做到诚实守信。

所以,孔老夫子曾经把“信”比作车辆的关键部位,用我们的现代话来说,就像车子的发动机一样。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做事不讲诚信,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实际上人都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伦关系之中;只有把这些伦理关系处理好了,你的人生才是幸福美满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