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和辞典的意思

词典和辞典的意思

没有区别。词典又作“辞典“,是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广义的词典包括语文词典及各种以词语为收录单位的工具书;狭义词典仅指语文词典。其整体结构一般由前言、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等部分组成。

正文以词条的形式解释词目,词条实现有序化编排。从不同的标准或特征出发,词典可分多种类型。汉语词典从内容上着眼区分为语文词典、学科(百科)词典、专名词典三类。

扩展资料:

词典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字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8世纪的《史籀篇》,现存最古的是史游的《急就篇》(公元前 1世纪),是一种儿童识字课本。按意义编排的《尔雅》大约成书于公元前 3世纪,是解释字义和分类编排事物名称的字书。扬雄的《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成书于公元1世纪初。

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它将汉字分为 540部,并按“六书”说明文字。中国从汉代以后,词典学即分为没有注解的分类识字课本,有注解,按意义编排的分类字典,按部首编排并解释字的形、声、义字典,按意义排列的方言字汇。

清代官修的《康熙字典》成书于1716年,收47021字。按部首编排近几十年出版的词典,通行最广的是《辞源》和《辞海》。此外《汉语大字典》从1986年起出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