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分析

兰亭集序分析

兰亭序集概要: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序兰亭修楔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做的缘由;有用“一觞 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景,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 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的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 本书的意义。同时,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 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当时的社会名流在会稽郡山阴县兰亭这个地方聚会,饮宴时大家作了不少诗,后来编成了诗集,因为是在兰亭写的,所以这个诗集称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为《兰亭集》写了一篇序言,这就是《兰亭集序》。跟我们现在书籍开头的序言功能是一样的,总是要找一些有名的人来写。据说王羲之当时是在半醉的状态下,用鼠须笔和蚕茧纸写成兰亭序的草稿,酒醒之后想要重新写一遍,怎么也达不到当初那种效果,是有意与无意之间形成的灵韵之作。

唐代何延之《兰亭记》里面记载,兰亭序一直在王家珍藏,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因为智永出家了,所以圆寂前将兰亭序给了弟子辩才,这时已经是唐朝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于是派监察御史萧翼扮成书生从辩才大师手里把兰亭真迹骗了过来,还有传说辩才大师气郁而死。阎立本为此还画了一幅《萧翼赚兰亭图》,辽宁博物馆里有宋代的临摹本。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