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是一首

雨霖铃是一首

雨霖铃,词牌名,又名“雨淋铃”“雨淋铃慢”,原为唐教坊曲名。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双调一百零三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变体。代表作品有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等。

雨霖铃,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始见于宋柳永《乐章集》。《乐章集》入双调(夹钟商)。“雨霖铃”曾载入唐崔令钦《教坊记》曲名。《雨霖铃》是唐·张祜诗,出自《全唐诗》。安史之乱中【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官军收复西京长安,明皇自成都还,于望京楼命乐工张徽奏《雨霖铃曲》,不觉凄怆流涕。此曲后用作词牌。张祜此诗系采用唐教坊《雨霖铃曲》而作。全诗共四句,以追述始,写唐明皇自蜀返京,由蜀入秦,恰逢霖雨之夜。地点、情景依旧,然人事全非。使人睹此情景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安史之乱,唐明皇仓惶出逃,联想起马嵬坡“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联想起栈道雨中唐明皇悼念贵妃闻雨而作《雨霖铃曲》的凄凉惨景。诗人让读者产生这么多的联想,是为了让人对唐明皇的悲凉处境作一深刻反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