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

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此后,总书记在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多次提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2021年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2、小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九大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3、赶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号召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曾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4、双减

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针对的问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突出,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双减”意见发布后,其效果堪称震撼,不但强化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有效遏制了校外教育机构的无序发展。

5、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6、野性消费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洪灾,某国产运动品牌捐赠5000万元物资低调赈灾。网友得知后深受感动,纷纷涌入该品牌直播间下单,表达自己对爱心企业的支持。主播劝大家理性消费,而网友们则在弹幕里喊出“我要野性消费”。“野性”指不驯顺的性情,“野性消费”即不受约束的消费。率性的语言表达,彰显的是爱心行动。

7、破防

“破防”本指突破防御,最初是网游用语,指游戏装备、技能被破坏,失去了防御效果。后词义引申,如今多指心理防线被攻破。“破防”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指内心受到伤害后的悲羞与痛苦,另一种是内心受到触动后的共鸣与感动。

8、鸡娃

“打鸡血”源于流传的“鸡血疗法”。因缺少科学依据,该疗法早已销声匿迹,但“打鸡血”一词却流传至今,多用于调侃、讽刺某些人精神亢奋,有近乎疯狂、痴迷的状态。近年来,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逼迫孩子大量补习。这种近乎疯狂的养育方式被调侃为是在“给孩子打鸡血”,简称“鸡娃”。

9、躺平

“躺平”本指平卧,引申指休息。如今不少人口头挂着的“躺平”,多指一种“不作为”“不反抗”“不努力”的生活态度,以此为生活理念的群体即“躺平族”,面对各种压力选择“一躺了之”。其实,许多喊着“躺平”的年轻人,并未真正“躺平”。

10、元宇宙

2021年10月底,一家网络公司更名“元宇宙”,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元宇宙”的前身是“元界”,最早出现在一本科幻小说中,那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不能否认,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社交、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基于“元宇宙”而生发出的一系列构想,背后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