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论证

如何进行论证

写作中如何进行分析论证

一、端正学风。学风是研究问题、构建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风的根本问题是认识和把握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1.实事求是。在选题阶段,要量力而行,面对紧迫问题敢于迎难而上;在材料积累阶段,要从客观事实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在立论阶段,将结论建立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之上;在论文表达阶段,行文、引文均应按规行事。

2.反对唯心主义。务必做到“它是什么就说它是什么”,不搞盲目崇拜,也不搞封建迷信。

3.反对虚美。虚美的实质是造假,形式上又是善意的和正面的,是在“说不真实的好话”,其动机多半受名利之心驱使。

4.不搞学术上的“霸权主义”。学术上的“霸权主义”,执着于好恶之情和壁垒分明的本位立场,搞盲目崇拜,不允许他人提出任何异议。要有证伪的勇气。

5.一切让事实来说话。科学研究是人们发现或证明某些事实的过程。事实胜于雄辩,可以驳倒诡辩,也胜过自己的申辩。面对怀疑、非难和攻击,奋起反击不如埋头实验。

二、抓准问题。研究活动从发现问题开始。问题,是指观察的客观事实与以往了解的有关理论、相关规定之间的不和谐甚至相矛盾的现象,即不该发生的发生了,该发生的却没有发生。发现问题是科研活动的动机。

思考是观察与发现问题之间的中介。问题并不是产生于观察,而是产生于所观察到的内容与所了解的现存理论或规定之间的矛盾。而发现此类矛盾,就必须经历理性思维过程,别无他法。寻找问题中的问题,即寻找导致本问题的原因以及更深层原因,才会一步一步接近客观事实,否则只会一声叹息而已。

三、提炼论点。成功的研究活动必然会形成一系列的观点,其中包括基本观点和从属观点。基本观点是论文的精髓。在研究过程中,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观点一旦形成,研究活动就应适时转入提炼论文的基本观点。提炼过程就是对观点的有关属性的审查过程。

一看全面性如何。提炼论点的过程首先是自省的过程,要反复自问“论点全面吗”?更要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审视论点全面与否不宜采用例证法,因为科学的结论不在于能够被证实,而在于能否被证伪。在全面性方面一旦发现漏洞即可进行修补,方法就是“限定”。

二看深刻性如何。全面的论点未必深刻,深刻的思想又容易带上片面性。处理全面性与深刻性矛盾的原则是:研究阶段越全面越好,但在最后确定论点的时候宁可要深刻,而不去追求平庸的全面。

三看针对性如何。那些不适用的选题,多数都难以提炼出有鲜明针对性的论点。论点没有针对性,整篇论文就成了一场游戏。

四看是否保持了统一。分论点与中心论点貌合神离,分论点不能有力支持中心论点,过分求全面可能导致论点不能保持统一。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附在中心论点这颗树干上的树杈统统删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