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现实感悟

人琴俱亡现实感悟

王徽之,字子猷,王献之,字子敬,两人是兄弟,都是王羲之的儿子。兄弟俩同时患重病,病中互相问候。王徽之几天没有听到王献之的消息,知道弟弟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于是他强忍病痛,挣扎着爬起来,去看望弟弟。到了弟弟家中,弟弟已经过世。他坐在弟弟生前睡的床上(那时没有椅子,古人席地而坐或坐在床、榻上),从墙上取下弟弟的琴来弹。因为伤心过度,弹不成曲调,他就把琴仍在床上,失声痛哭:“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人和琴都死了)!”

这则故事写的是兄弟情深,表现了哥哥对弟弟之死的悲伤。

子猷的不悲不哭正好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独特的情感追求——他们注重真性情,最求个性的自由飞扬,同时又力求能摆脱世俗的一切厉害得失、荣辱毁誉,寻求一种超然的风度。为此尽管子猷很悲痛,却还是要强自抑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