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8个主题单元“角度”里的一篇体课文。课文记叙了因为“我”相信大家的说法,所以欺牛怕鹅。一次回家的路上,被鹅欺负了,金奎叔解救并教育了“我”,从此,“我”再也不欺牛怕鹅了。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个道理在看似不经意的对话中自然流露出来,耐人寻味。

  学情简析:

  本文故事性强,语言生动,富有童趣,儿童爱看,同时作为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作为本次上课的孩子,对鹅追人及人欺牛缺乏感性认识,阅历尚浅。

  教学目标:

  抓住关键句,感受童趣、品悟事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流程:

  一、观看图片,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观看图片,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小结:为什么同一张图,能够看到不同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看来角度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和角度有关的文章《牛和鹅》。

  二、整体回顾,方法渗

  概括主要内容。

  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我”因为相信牛把看大,鹅把人看小,所以“我”欺牛怕鹅。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被鹅欺负了,金奎叔解救并教育了“我”,“我”从此再也不欺牛怕鹅了。)

  渗透方法。(全面、简洁)

  概括主要内容的评价标准有两点:一是(全面),二是(简洁),他做到了吗?

  三、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欺牛怕鹅?四个字就简炼的概括出作者起先对牛和鹅的态度。小小孩欺负大牛,活生生的人儿怕鹅怕到被鹅欺负?那情景该多有趣啊!孩子们,我们一起找找,哪些段落描写欺负大牛,又是哪些段落描写被鹅欺负了?

  你们说说,先学哪部分好?

  (一)研读“趣”段,感受态度的不同

  1、分别找出描写“欺牛”“怕鹅”的段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

  2、汇报交流。

  预设:

  第5、6、7自然段:

  (1)观看视频,感受有趣。

  哦,人鹅共趣图,我们赶紧先去看看!

  为什么笑了?(……)

  (3)带着刚才的画面,自由朗读5—7自然段,并画出描写老雄鹅的句子。

  描写鹅的句子:

  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大概是我的哭声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它用尽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

  (当学生汇报一句后)在这三个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句子描写老雄鹅?

  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读出了一只怎样的老雄鹅?如能用四字词语概括就更好了!(神气活现、胆大妄为、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耀武扬威、趾高气扬)

  (4)学习描写“我”的句子,感受我的狼狈不堪。

  描写“我”的句子:

  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

  自己读读这三句话,联系刚才的画面,想想,“我”当时的处境、心,甚至性格,你又可用哪些四字词语概括?(心惊肉跳、魂飞魄散、气焰嚣张、胆战心惊、狼狈不堪、心惊胆寒、胆小如鼠)

  这么一个人儿,欺负起大牛来,可是花样百出!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小小孩童玩转大牛?怎么个欺负法?

  (2)找出欺负牛的动词。

  (3)把这些动词连起来读一读,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些动词从程度上来说有什么变化吗?(“我”对牛的欺负越来越过分,有愈演愈烈之势。)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1自然段,抓住“大家都说”明了作者欺牛怕鹅的原因。

  作者这种欺牛怕鹅(板书)的态度下好应证了文中的哪一句话?(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抓住“大家都说”研读。能否去掉?感受作者的相信程度,深信不疑。

  (板书)小结:大家都说牛看人(大),所以作才(欺负牛),鹅看人(小),所以作者(怕鹅),以至于(被鹅欺负),对此,金奎叔却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