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观后感

五人墓碑记观后感

《五人墓碑记》观后感

《五人墓碑记》中的5位从容赴难者,并没有什么伟大的壮举,甚至说白了,无非是参与了街头百姓对肖小之辈的“群殴”。但是,对于一个人的“横死”,后人的评价总是很直接,很简单 -“为什么?做了什么?"那么,他们为什么死?又做了什么?为了伸张正义,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做人的原则。明朝末年,虽然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政治腐-败,官吏贪鄙无能,到了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专权弄国,围绕着他,形成了所谓阉党,他们横行民间,欺压良善,残害忠良,跋扈不可一世,俨然形成了中国的人上人集团,为天下人切齿痛恨。

天启六年,阉党爪牙又在苏州逞凶,但是这一次他们打错了主意,苏州群众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把它们打得屁滚尿流,当场击毙两条恶棍。

苏州的地方最高首脑,平日里对阉党爪牙多加包庇呵护,事发之时,被吓得躲到厕所里不敢出来,事后又露出了狰狞凶残的面目,捕杀反抗阉党的苏州义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

但是天日昭昭,仅仅几个月之后,天启皇帝病死,崇祯即位,迅速剿灭阉党,昭雪忠臣义士,苏州人民顺势集资修建新墓,安葬五位烈士。

当时文坛名手张溥感慨五人有碑无文,遂作此文,表彰义士,值此特殊时节,又阅读此文,心中感慨无比,不禁有为古人流泪之感。

特作此文,纪念为保护人民,申张正义,被奸恶贪官杀害的义士。鲁迅先生曾用“中华民族的脊梁”来形容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应该说,5人虽为匹夫,但也应该在鲁迅先生赞美的对象之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