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撰一词与谁有关

杜撰一词与谁有关

“杜撰”这一词起源于唐五代,与杜光庭有关。

杜光庭(850—933年),字圣宾,号东瀛子,浙江缙云人。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后到天台山入道。杜光庭精通儒、道典籍,在四川做道士时,出于维护道教的目的,编撰神话故事阐扬道教,存世的有《灵异记》、《神仙感遇记》、《墉城集仙记》等;对道教仪则、应验方面的著录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等。《道藏》收录其著作27种,200余卷,其中有很多是神仙怪异的内容,属于胡编乱造。由于是杜光庭所编撰,因此后世对于没有事实根据而胡凑的著作,叫做“杜撰”。

《现代汉语词典》杜撰:没有根据的编造;虚构。《古汉语词典》杜撰:臆造,捏造。语本宋人王琳《野客丛书》杜默逸事。是说历阳人杜默喜欢作诗,但并无真才实学,对诗的韵律一窍不通,却反对循规蹈矩,因此他的诗往往闹出许多笑话。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