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与艺术读后感

论科学与艺术读后感

作者的这篇论文的确有一些观点的偏激,在此不予论述,但是,这篇论文至今仍不乏其现实性,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使我们发现很多问题的存在。以下我仅指出四点,以求证实这篇论文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快乐的奴隶。“而科学、文学和艺术,由于它们不那么专制因而也许更有力量,就把花冠点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之上,它们窒息人们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看来人们本来就是为了自由而生的,——使他们喜爱自己被奴役的状态,并且使他们成为人们所谓的文明民族。”当今社会,貌似人们有很多的选择自由,但事实上,我们判断的价值标准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政府的控制,他们主导社会风气,变态的主导着我们的思想。

第二,财富的价值。当艺术上升到一个高度,奢侈便显现,财富便成为奢侈的基础。一切的追求皆以财富为本,你有财富,你就有地位、权势,人们判断的价值标准在变成了财富,财富是你成功的标志。然而,人们不会问你获得财富的手段,他们只看结果,成功者被推上荣耀的神圣的位置,而失败者便成为人人可嘲笑的对象。

第三,教育的误区。“从我们最初的岁月起,就有一种毫无意义的教育在虚饰着我们的精神,腐蚀着我们的判断。”来看今天的教育现状,中小学教育的目的不是育人,不是成就学生美德,而只是为了升学,于是考试成绩变成了目的,“可是他们并不知道高尚、正直、节制、人道、勇敢这些名词究竟是什么”;再言英语教育,中国人自己历史上的文言文不会几个,英语却说的一溜一溜,但事实上,英语学习不但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而且使得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严重不足,“你们的孩子们不会说他们自己的语言,然而他们却会说那些在任何地方都用不着的语言”;还有,男孩子不像男孩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风貌的普遍下降,这些问题无疑不惊醒有识之士对教育的重新审视,以求让孩子们学其应所学,成其应所成。

第四,学术与政治。从根本而言,一个拿着朝廷俸禄的学者,并这些俸禄是其维生之本,那么,他能不受其所处的环境影响吗,对他的所谓的一些理论发现及主张我们能全部相信吗,他能真实的表达自己良心的声音吗?我们不得不存有质疑,以至于作者说:“但愿他们能在这里获得与他们相称的唯一报酬,也就是他们能以智慧教育人民从而增进了人民的幸福这一功绩的报酬。”这真的是一个无奈的、善良的希望。

虽然,这篇论文距今已有260年之久,但其于今日之现实意义依旧,就如他在当时公布出这篇论文时一样,对于现代人也是有着一样的震撼,令人深深反省和思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