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的和前提10个观点

读书:目的和前提10个观点

《读书:目的和前提》10个观点:

1、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

2、认为真正的修养呈现的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3、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而是为了获得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修养是人生存的境界。

4、作者认为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能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5、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

6、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

7、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殿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研读世界文学。

8、文章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获得教养,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

9、作者写作此文,意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10、号召人们花力气、下功夫阅读杰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