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读后感600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600

相思的红豆巫山的雪,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古人对于祖国的热爱,体现在饱含爱国深情的诗歌中,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诗人们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了一种愿望,希望自己的祖国和平安宁,即使是沦陷,也希望能够早日回归。“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圣杜甫的这首《春望》,反映了当时人们热爱祖国、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

暑假里,我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八佰》,更深刻地体会了唐诗中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八十三年前,全面抗战爆发,日军入侵上海,淞沪会战打响,我军节节败退。但是战役的最后,有一支军队却奉命留守,这就是“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电影把我们带回了1937年那个真实的战场,八百壮士奋勇杀敌,以寡迎众,血战四天四夜,坚守着一座城市,体现了中国军人顽强不屈的奉献精神。

八十三年后的今天,当我看完《八佰》,走出电影院,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耳旁回响起一首首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些诗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又听到金戈铁马拼杀之声……保家卫国,振兴中华,我辈当自强!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疫情到洪水再到国际战事的纷乱,很多人都说中国太难了,这艰难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但是回首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那一年,我们坚信:任何困难都不能摧毁一个不服输的民族!山河虽已无恙,吾辈更当自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