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二煞用了哪些典故

长亭送别二煞用了哪些典故

《长亭送别》是文采派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之作,其间曲词优美,善于用典,或化用古代诗词中的优美成句,或融入神话传说,使得曲词秀丽典雅,含蓄悠长,具有诗的意趣。

一、化用古诗词

1、碧云天,黄花地

【出处】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妙处】易叶为花,与飞雁、霜林一起点染了深秋图景:蓝天白云,菊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尽染,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

2、阁泪汪汪不敢垂

【出处】宋人《遮鸪天》: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妙处】阁,通“搁”,这里是噙着的意思。王实甫移用这宋人这句,写出张拱“恐怕人知”强忍泪水的情状,表现出他与莺莺的难分难舍,从莺莺眼中见出,更为凄切动人。一方面反映出张生对莺莺的体贴与关爱之情;一方面体现出张生不甘在老夫人面前示弱的大丈夫气概。

3、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出处】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妙处】暗用李易安词句,说莺莺心意好象痴迷,心情如同醉酒,从昨夜到今天,细腰儿更加瘦减,夸张地表现莺莺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4、 将来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出处】范仲淹《苏幕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妙处】暗合范仲淹词句,运用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在崔莺莺眼中,暖溶溶的美酒,清淡得如同水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这里边多半是相思的泪水,这实是莺莺怨极所产生的幻觉。

5、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出处】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妙处】引用苏轼《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6、比司马青衫更湿

【出处】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妙处】王实甫化用这一诗句,是为了强调莺莺落的泪,要比白居易听琵琶声落的泪还要多,极言离别之苦。

7、伯劳东去燕西飞

【出处】语出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

【妙处】引用乐府诗句,极言两人就此一别,不知何日相见,写出莺莺的不忍别离。

8、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出处】柳永的《诉衷情》: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妙处】活用柳永词句,写出莺莺与张珙离别时的痛苦欲绝,没有喝酒心却先醉,眼里流血,内心如同死灰,甚过柳永之悲。

9、一春鱼雁无消息

【出处】语出秦观的《遮鸪天》:“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妙处】一春,一个春季或一年,这里泛指时间很长,鱼雁,指书信。这里引用诗句,是临别莺莺对张生的嘱咐,希望他去后不要“一去就杳无音讯”!写出了莺莺对二人前途的忧虑。

10、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出处】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妙处】这里变“舟”为“车”,极言莺莺胸有万千烦恼与忧愁,无论如何,也消不尽。

二、融入传说神话典故

1、淋漓襟袖啼红泪

【出处】红泪出自《拾遗记》,据说,魏文帝(曹丕)所爱的美人薛灵芸离别父母登车上路之时,用玉唾壶承泪,壶呈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世因而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

【妙处】借“红泪”写莺莺的悲与痛。

2、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妙处】借典言莺莺的心理与想法:她想与张珙在席间相敬如宾,恩爱对酌。可是只能是空想。这里写莺莺的怨恨与失落。她怨母亲“供食太急”,在本已很短暂的饯行宴上居然还不肯回避,弄得她和张生不能温存话别,只能“暗送秋波”。

3、眼里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