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微课稿

四季之美微课稿

教学⽬标:

1、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有感情朗读课⽂。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谈话导⼊新课,爱上四季景物:

⼆、复习⽣字词语,回顾课⽂内容

1、板书课题,指导课题的写法:四字上宽下窄,季,上⾯的撇捺要伸展。

2、检测⽣字:⾃读,开⽕车读。

3、读准⽣字词,相信⼤家课⽂可以朗读得更流畅,端正坐姿。

4、回顾课⽂主要内容和第⼀段,完成板书。

板书: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

三、体会动态描写,感悟情景之美

1、默读课⽂,画出⾃⼰觉得写得很美的句⼦,学习动态描写。

预设:即使是蒙蒙细⾬的夜晚,也有⼀只两只萤⽕⾍,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这情景着实迷⼈。

(1)全体初读,初步理解,这句描写美在哪⾥?(板书:情景美)

(2)品析:写了什么动物?它在⼲什么?想象萤⽕⾍飞⾏的样⼦,⽣交流。

师总结:第⼀段中写颜⾊慢慢变化的句⼦是动态描写,像这样写出萤⽕⾍飞⾏样⼦的句⼦也是动态描写。

(3)⽣再读,读出荧⽕⾍的动态之美,

(4)师指导:重读能表现萤⽕⾍动态美的词语。

(5)熟读⾃然成诵。

(6)师总结:这⼀句我们重新认识了动态描写,写出了事物运动时的样⼦的描写,就是动态描写。(板书:动态描写)

2、像这样的动态描写,⽂中还有很多,你还发现了哪⼀句?交流。

(1)预设交流:⼣阳斜照西⼭时,动⼈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飞去。

(2)为什么说它是动态描写?(因为它写了归鸦急匆匆朝窠⾥飞去的运动的样⼦。)

(3)这句写得美吗?品析美的原因。这句写“动⼈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飞去”。想象乌鸦为什么急匆匆地朝窠⾥飞去呢?它急着飞回去⼲什么?(预设:喂孩⼦,喂妈妈,乌鸦反哺。)这句话⽤动态描写表现了情感美。(板书:情感美)

(4)读出归鸦着急的⼼情,指名读。

(5)背诵。

(6)师总结:作者⽤动态描写表现了情感之美。

3、继续交流动态描写的句⼦。

预设交流:成群结对的⼤雁,在⾼空中⽐翼⽽飞,更是叫⼈感动。

(1)理解:什么叫“⽐翼⽽飞”?翅膀挨着翅膀飞翔,⽐喻同事同学朋友肩并肩向前进。这就是让我们感动的地⽅啊。这是什么美?也是情感美。

(2)它是动态描写吗?为什么说它是动态描写?(因为它写了⼤雁在⾼空⽐翼⽽飞的运动状态。)

(3)读出喜爱之情,背诵。

(4)出⽰⼩视频,⽤动态描写写出⼀两个句⼦,交流。

四、师⽣对读课⽂,感受独特韵味

1、师:这篇课⽂作者不仅⽤动态描写写出了四季之美,⽽且她的感受格外细腻,笔下的景物独有韵味。师⽣对读:

我们写夏天的夜晚,多写明亮的⽉夜,作者却说——明亮的⽉夜固然美——(⽣齐读)。

我们写秋天的黄昏,多不喜欢那⿊漆漆的乌鸦,作者却说——⼣阳斜照西⼭时——(⽣齐读)。

我们写冬天的早晨,多写雪景的美丽,作者却说——落雪的早晨(⽣齐读)。

2、作者笔下的四季好美啊,请⼤家配乐朗读课⽂,读出喜爱之情。

四个⼩组展⽰读,各读春夏秋冬。

五、认识⽂章作者,扩⼤阅读视野

清少纳⾔是⽇本平安时代中期⼥作家,姓清,少纳⾔是她的官职。《四季之美》选⾃她的《枕草⼦》。《枕草⼦》,语⾔优美,有独特的韵味,是⽇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

六、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家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

(1)认识了动态描写,积累了动态描写的语句。

(2)朗读了课⽂,提⾼了朗读能⼒。

(3)认识了清少纳⾔的《枕草⼦》,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2、布置作业:

(1)积累⾃⼰喜欢的句⼦。

(2)选做:观察⼀个你⾃⼰喜欢的季节,⽤动态描写写出你喜欢的季节的景⾊的特点。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