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二年级下册的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二年级下册的答案

7、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第(1)段与(2)(3)(4)(5)是________结构关系。(2分)

9 、除了举例子,选文还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2分)

10、第(5)段前者和后者分别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举例的多少要按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有必要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物候规律,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面就有物候学上的两个规律: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循环是随着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请你再举一个含有物候规律的诗句,并说明其中的物候规律是什么。(4分)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大自然的语言》(17分)

7、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8、总分。

9 、作比较、列数字

10、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的平均值)

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11、 有必要。因一般人笼统的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的春天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例读者一位偶然性,举两个就确信无疑了。

或者: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12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规律:高下的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规律:气候与纬度的关系,在北温带,纬度越北,冬季越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