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优质课教案

一、对话第一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问霸道——孟子引导“王道”。

2.孟子策略

避开霸道引入正题。

3.本段重点:孟子为何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孟子撒了谎。孔子曾多次与弟子谈论齐桓、晋文,论及齐桓公就有4次,论及晋文公有1次,论及桓公股肱之臣管仲的也有11次。《孟子》中也多处记录了孟子关于齐桓、晋文事的言论。孟子“说谎”的原因或许有三。

其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称道管仲桓文之徒是在于维护诸夏之团结与中国之稳定。

孔子心中的理想政治可以分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三王之道——完美的圣君

第二层次:商汤,周文、周武——仁义的贤君

第三层次:齐桓、晋文(晋文又次于齐桓)——尊王攘夷但骄傲的诸侯

第四层次:五霸中的其他霸主——表面尊王但不听指挥的诸侯

第五层次及以下:其他诸侯——都是目无天子的垃圾

孔子在文化上是崇周的,认为周是集上古文化之大成。而在政治上,是尊三王的,其次是商汤和文武,他们的特点是国家权力集中于天子,天子既是名义上又是事实上的领袖。齐桓、晋文虽然表面上尊敬周天子,但作为诸侯,势力过大难免骄横,《春秋》中有几处记载了齐桓、晋文对周天子不敬。孔子觉得他们尊王攘夷的功绩值得肯定,但这种臣大于君的模式并不可行。所以“齐桓、晋文之事”恰好是孔子眼中“世衰道微”的表现

其二,孟子的拨乱反正政治理想。孟子的时代,诸侯纷纷称王,而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当时各诸侯王向往桓文称霸,想的已不是团结诸夏,维护中国的“王道”,而是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致使征战连绵,民不聊生。齐宣王也想以武力服人称霸天下。而孟子周游列国则为推行“王道”——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心悦诚服地归顺。所以孟子不但不称道桓文、管晏之徒,甚至以相提并论为可耻。

因此,孔孟谈“齐桓、晋文事”时,也是采用“拿来主义”,只取符合儒家“王道仁政”的精华,剔出“霸道”的糟粕。

二、对话第二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问王道——孟子提出“保民而王”——齐王问保民——孟子问“以羊易牛”——王肯定事实——孟子提出“爱与不忍”——齐王解释——孟子问“牛羊何择”——齐王笑——孟子提出“仁术即不忍”。

2.孟子策略

肯定善心取得信任。

3.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以羊易牛”。

4.本段重点:“以羊易牛”中的仁。

这部分孟子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仁心。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仁,心之德,爱之理也。”儒家讲爱,不同于佛教讲的慈悲、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而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分别是亲亲、仁民、爱物。《孟子集注》卷十三第四十六章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的解释物是“禽兽草木”,爱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意思就是,君子对于禽兽草木这样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只是遵照生物的生长时令,有节制地取用,并不需要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它们。人的本能是最爱自己的亲人,其次是其他人类,再其次是动植物。齐王能够表现出对牛对动物的爱,这一种爱就是爱物,爱物的心是可以上升为仁心的,一个爱物的人是可以成长为仁民之人的。所以孟子说“是心足以王矣”,有这仁心,你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但是这种成长是要修炼的,齐宣王就不能算是一个仁君,因为他“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你的恩惠可以施加给禽兽,却不能给百姓恩惠,能有对物的爱却没有对百姓的仁。齐宣王肯定亲亲,如今又做到了爱物,那么只要在做到仁民,就算仁君了。

三、对话第三阶段

1.对话过程

齐王悦再问王道——孟子以比喻设问——王否定——孟子提出“不为与不能”——王问不为与不能之异——孟子提出“推恩于民”——孟子问“快心”。

2.孟子策略

巧设比喻指出问题。

3.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

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VS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VS不能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VS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引用论证:《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4.本段重点:如何将爱物、亲亲升华为仁民。

本部分重点解释爱物的齐宣王不能爱民的原因,是他没有“推恩”的意识。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己所欲”就应该施于人。亲亲是人的本能,你不需要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爱天下人的父亲,但你应该将感情降低一点,给予别人的父亲略少一点的爱,这样就够了。

齐宣王能做到却不做,还找借口说做不到。

四、对话第四阶段

1.对话过程

王提出“求大欲”——孟子问大欲——王笑而不言——孟子追问大欲——王否定——孟子揭露王之大欲并指出错误——王问理由——孟子警告有灾——王问原因——孟子以邹楚之战发问——孟子再提“发政施仁”。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