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烛之武:本名武,此处指烛地叫武的人。退:使撤退。
②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③无礼于晋:指晋文公重耳作公子时流亡经过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之事。
④贰:对晋有二心,与楚亲近。晋、楚城濮之战时,郑国曾派兵援助楚国。
⑤军:驻扎。函陵: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⑥氾(fán)南:水之南。
⑦佚之狐:郑国大夫。郑伯:郑文公。
⑧缒(zhuì):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⑨鄙:边疆,这里作动词,意为开辟边疆。越国以鄙远:越过晋国把远离秦国的郑国作为边境。
⑩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后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⑪行李:外交使节。
⑫共:同“供”,供给。乏困:在食宿方面的不足。
⑬赐:恩惠,指秦穆公帮助晋惠公回国继位之事。
⑭版:打土墙用的夹板,这里指防御工事。
⑮厌:同“餍”,饱,满足。
⑯封:疆界,这里作动词,意为疆界。
⑰阙:通“缺”,损害。
⑱说:同“悦”,喜悦。
⑲杞子、逢孙、杨孙:都是秦国大夫。戍:防守。
⑳子犯:狐偃,字子犯,是晋文公的舅父。
㉑微:非,无。夫人:此人,指秦穆公。
㉒敝(bì):动词,害。
㉓所与:同盟者。
㉔知:通“智”,明智。
㉕乱:分裂。整:联合,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