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提出问题

说木叶提出问题

1.既然“木叶”的字面意思是“树叶”,但为何中国古典诗歌很少见用“树叶”?

2.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3.诗人大量使用‘木叶’而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树叶’呢?

4.本来用“落叶”更为明白,为什么作者要放弃“木叶”之“叶”而大胆地使用容易引起误解的“落木”呢?

分段: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即“木”被人们喜欢的两个原因。

第三部分(7段):总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林庚所著的议论性散文《说木叶》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为读者讲述了古诗中“木叶”这一意向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