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批注

包身工批注

《包身工》是中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一篇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里包身工的情况。文章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真实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它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包身工”们每天生活中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叙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中适当穿插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批判力度。

《包身工》发表以后,中国文学史上便出现了报告文学。该文被2007年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1册选用。

赏析: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交错运用议论、描写、抒情、补叙和插叙等手法,采用细节描写与全景勾画、个别与一般相结合的方式,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文章一开始,便展示了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她们的慌乱、无奈、麻木被描绘得颇为生动,并补叙了她们的来历、身份,初步地揭露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接着,展示了包身工的早餐:这是一顿猪狗不如的饮食,清晨四点多起床,吃这样一顿早餐,然后再繁重地劳作六个小时,带工老板的刻毒不言自明;同时,在此又插叙之所以会有包身工制度的原因,“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揭露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最后,描绘了包身工上工的情景——她们完全被置于非人的境地之中:她们在噪音、尘埃和湿气这三大威胁下艰苦劳作,她们尽管已耗尽了血汗但还要承受殴打、罚工钱、停生意这三大危险;同时在此又插叙了日本纱厂吸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实,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野蛮压榨掠夺。文章如此结构行文,使结构颇为紧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