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层次

白杨礼赞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

段意:总领全文并点题,奠定全文对白杨树强烈赞美的基调。

第二部分:第2—4段

段意: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由描绘西北高原的景引出白杨树,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三部分:第5—6段

段意: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紧密团结,不屈不挠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7—8段

段意: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地概括白杨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9段

段意: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再一次赞美白杨树,首尾呼应。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