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教案中职

肖邦故园教案中职

《肖邦故园》教案

【学习目标】

1.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进一步认识祖国与个体的关系。

2.品味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人与祖国的复杂关系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索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肖邦故园》,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之情。

二、检查预习

听写下列词语:

荒诞不经茕茕孑立玲珑剔透浪迹天涯通衢大道

寥寥无几缱绻雾缭烟绕促膝谈心蕴藏

三、关于作者、肖邦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伟大的波兰音乐家,他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时就写出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在他二十九岁那年,德军攻占波兰,以后肖邦一直漂泊异国,大部分时间在法国度过,直到长眠于巴黎的拉雪兹公墓,但他的心脏被运回祖国。在国外的日日夜夜,肖邦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他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肖邦的音乐成为最有力量的波兰人的音乐,就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雅一伊瓦什凯维奇是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格,自然流畅,真切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本文笔调亲切平和,抒情优美,感情深邃沉稳,真挚感人。

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选取肖邦故园为切人点,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沉的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