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有: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2、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4、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5、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