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与司马迁

司马光与司马迁

如今中国的史料能从商周时期不断裂,离不开司马迁的贡献,正因为司马迁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才让中国历史保持连续性,所以梁启超曾评价过这样一句话:"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鲁迅先生也罢司马迁的《史记》评价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要知道司马迁为了写出《史记》,遭受了莫大的痛苦和屈辱。

李广的孙子李陵,原本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一次跟匈奴作战时败了,李陵直接被俘虏,被俘不要紧,更可怕的是他直接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听到这个情况,震怒了,这时司马迁却站出来表示,李陵有可能是假意投降匈奴,等待时机而已,汉武帝正在气头上,直接把司马迁给关起来了。

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听说李陵在帮匈奴人练兵,这下还得了?他下令直接把李陵全家斩杀了,司马迁因为帮李陵说话,照样要杀,汉朝时法律规定,被斩的犯人有三个选择:第一选择死,第二用五十万钱买回一条命,第三接受宫刑,司马迁要写《史记》,还不能死,同时他也没这么多钱,只好选择了第三条路。

对于正常人来说,宫刑是一种屈辱,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多的是心灵上的痛苦,司马迁正是在这种熬人的折磨下,披肝沥胆写成了《史记》,这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信仰,《史记》是司马迁谱写的一曲慷慨悲歌。

到了宋朝,同样有一个司马家族的人,他也写了一部史料叫《资治通鉴》,其规模甚至可以跟《史记》媲美,此人名叫司马光,大多数人第一次接触他,是小学课本上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故事,后来他成为北宋的宰相,他先后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是宋朝的四朝元老。

王安石变法时,司马光强烈反对,但当时神宗皇帝反对变法,司马光受挫,直接辞职回家了,回家干吗?皇帝直接让他回家写书,当时司马光已经52岁了,但也不算太老,于是他开始编撰《资治通鉴》,直到65岁时,他终于把这部书写成了,这时候王安石变法已经废掉了,司马光继续回去当宰相.

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记载历史的,一直以来都被后人当成正史来看待,两部巨作都在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还有人会问,这两人都姓司马,他们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司马光和司马迁的关系,就好比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