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杂拌儿的意思

北京的春节杂拌儿的意思

杂拌儿是一种表示吉祥的象征物。传统节日民俗之一。流行于北京地区,夏历春节,将一些表吉利的干果掺在一起放在一大盒内供食用,故称。老北京过大年时,家家户户守岁时必吃的小食品。装在宋代时已有内装细果的“果子盒”中,即美味,又美观实用。

老北京过年时,孩童们最喜欢吃的不是那饺子和年菜儿,他们最想吃最爱吃的,是那摆在佛堂里奉神祖的“蜜供”和那色彩鲜艳各种味道的“杂拌儿”。由多种干鲜果品掺在一起拌和而成 [1]

历史传统。

杂拌儿一般分为三种,高档的细杂拌儿,是将鲜杏儿、蜜桃、大枣、桂圆、荔枝、山楂、藕片等,经过糖蜜渍汁加工成蜜饯杂拌儿。旧时皇宫贵族王府大宅门四合院里人常食用,也常用以馈赠亲友。在解放前后,东安市场、百货大楼等干果店常出售这种盒装的北京特产“蜜饯果脯”,包装精美,美味可口,成为外地来京旅客常购买的北京特产。中档的杂拌儿也叫粗杂拌儿,其中有梨干儿、苹果干儿、柿饼条、山楂条、脆枣、榛子仁、花生仁什么的。最次的,旧京时叫“杂抓”,里面都是最贱的瓜子、花生、嘣酥豆什么的,它比粗杂拌儿还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