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书报告

高老头读书报告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可以说是高低层次异常鲜明的。上层社会的人住着豪华的,好似宫殿般的房子,坐着四轮马车。而下层社会只能住在像文中高老头所住的破旧、散发臭气的伏盖公寓。所以,有些人自然会拼尽一切进入上层社会,拥有金钱。虽然高老头不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但我能从他身上看到当时的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酷。

高老头年轻的时候做的是面条生意,他从未投机取巧,赚不义之财。几十年下来,他赚了两百万法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但自从他有了女儿,他就不干了,但每年还有接近十万法郎的年利。他的女儿一出生就有高档马车坐,高老头太溺爱他的女儿了。慢慢地,两个女儿长大了,一个当了伯爵夫人,一个当了银行家太太。高老头疼爱女儿,给了每人八十万法郎,一个人四万法郎年利。一开始,两个女儿女婿轮流照顾老头,给他做饭。她们这样其实是为了继续榨干他的钱。高老头住在伏盖公寓,每年只有几千法郎的利息,其他的都折合现钱给了女儿。他住着一个月几百法郎的破屋子,喝的吃的也是让人有些咽不下去的水与饭。而他的女儿却住在好似宫殿般的房子,享受着山珍海味。但依旧不时地通过看望来找父亲要钱。一开始,大家都尊称高老头为高里奥先生。可后来,他的钱越来越少,人们都不这么称呼了。慢慢地,他的金杯具,钻石腰带都被当的,给了女儿。到了最后,他身上仅仅有几百法郎。他的女儿女婿几乎再也不找他了,也不管他了,他也只好偷偷去看他的女儿。可以说,作者向人们展现出了一个有些疯狂的“慈父”,竟乐于牺牲自己满足女儿的一切奢望。有些人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变现了人类最本真的一面。连作者也感叹道: “他无异于一个基督教神圣的殉道者。”而我觉得,他的思想并不是如此的。因为他临死前曾经说了一句话:“我几年前就知道他们会这样,但我一直还怀有侥幸,希望他们不会。”可见,他虽然认为父亲对女儿的爱天经地义,但依旧怀有一种虚荣心,他希望通过女儿来让他更为幸福,能抬高自己的地位。所以说,他的死也是因为他自己。

但让我最难以接受,感受深的是最后的高潮部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再次借钱,但他却没能力再给了,他已经将仅剩的一万法郎的钱给了其中的一个女儿。所以,他因为自己目前的无能为力而受到了刺激。再加之女儿的吵架,以及她们拿到欧也纳给的钱后对自己的不闻不问,导致他脑溢血,一病不起。但在他的病榻旁只有一个医生,连欧也纳也跟着他的女儿参加了舞会,为了是在上层社会取得地位。结果高老头病势更重了。过了一天,欧也纳一个人回来了,高老头非常想见到女儿。但当欧也纳去找的时候,她们却都闭门不出,假装生病,被丈夫拖住。这时,高老头才领悟到,女儿的爱、绝望的叫喊以及他生病后的哭喊都是装的。“千万别生孩子!你生了他们,而他们却要你死。你让他们进入上层社会,他们却把你从上层社会赶出来…….钱能给人一切,甚至女儿。”这是高老头要死之前说的话,但为时已晚。他死了。死后,欧也纳和医生把最后的钱拿出来也不够买个好棺材,他们再次向高老头的女儿要钱,却无功而返。读到这里,我想到了现实生活。在现在,还有人为了钱打父亲,骗父亲。本来并不缺钱,但还是为了钱,闹着分家,旧账从提。文章的最后,高老头的棺材放在了大街上,却无人问津。“镀银的铜盘上装满了圣水,泡着一把破刷子,谁也没有碰过。”通过这一句话就能看出冷酷的社会与人们的无情。他的两个女儿在他要死的时候,还在想着自己的舞会,还在想应该怎样打扮能更夺人。她们完全把高老头当成了一个“金

库”,什么时候取完什么时候走。作者是通过这三个人来说明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文中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可见,作者写的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通过高老头与他的女儿的描写,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因金钱而产生的变化之大。

通过以上的归纳与分析,可以看出,高老头的死虽然值得同情,他的女儿太过无耻,太过冷酷。但他活着又着实窝囊。作者通过这个人物来向人们展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丑恶,说明了当时的人际关系是靠金钱来维系的,一旦其中的一个人没了钱,他们之间立刻会冷冷冰冰。作者写下这本书,主要还是想警示我们,不要像高老头那样愚昧,庸俗。也不要像他的女儿那样冷酷无情,太过物欲横流。

单单总结这一本书作者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猫打球商店》这本书中,以一个呢绒商为背景,写了一个门户不当的婚姻,说明了出身与生活环境的不同对人的气质的影响。小说讽刺了那些买卖人,他们对金钱太过渴望。写出了买卖人的精明、狡猾、吝啬以及狭隘的思想。但作者最后用他们与贵族上层社会的虚伪、冷酷相对照,又说明了他们的庸俗,同时带有同情。《欧也妮·葛朗台》也是巴尔扎克写在《人间喜剧》中的一篇著名长篇小说。可以这么说,在我读完它后,感想不比读《高老头》少。它主要说了,欧也妮的父亲葛朗台对钱极度渴望,为了钱,他可以不顾一切。他省吃俭用,依靠种种手段骗取别人,以此谋利。他的一个亲戚临死前把他的孩子给了葛朗台,让他抚养。而葛朗台对他不闻不问,认为他是一个只会浪费自己钱的人。夏尔(那个亲戚的儿子)为了自己的前程决定去印度经商,同时也与欧也妮海誓山盟。最后,葛朗台因为钱一命呜呼。而夏尔也变得自私与虚荣,抛开了她,与一个公主结了婚。而她依旧想着夏尔,但却和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结了婚,等待死亡。我读完后,不禁对夏尔和葛朗台十分厌恶与讨厌。看来,钱的力量太强了,尤其是在巴尔扎克笔下的社会。他们为了钱抛弃亲人,为了钱杀掉自己的妻子。让人无法理解。

最后,我还读了巴尔扎克最后一篇长篇小说《邦斯舅舅》。这篇文章的内容大概是:邦斯是一个艺术家与收藏家。因为他把全部的财产都投了进去,所以他受尽了别人的侮辱与白眼,甚至是自己的外甥。还有人竟为挽回自己的面子嫁祸于他,污蔑他。然后,他的外甥家族全都纷纷指责他,与他绝交。以至于邦斯一病不起,这时,他的外甥家族的人才知道他的古董价值百万。这些古董还勾起了他的邻居。他们一起折磨他,偷他的古董,谋害他的继承人。最后邦斯与他的继承人都死了。可以说,他比高老头还要凄惨。因为高老头至少得过别人的尊重,得到过短暂的幸福。而他什么也没得到。

分析完我所看过的巴尔扎克的作品,我发现,他笔下的巴黎社会分两种:1.上层社会。写出了上层社会的冷酷、虚伪以及对势力的过度迷恋。2.下层社会。写出了下层社会对金钱的极度渴望以及对没钱的人的鄙视。通过读这几本书,我深切了解到了他所写的社会以及他想反映的主题。更真切的明白了不仅是他笔下的社会,还有现在社会,钱的力量之大。它让人的改变以及它带给人的影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