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之时

落日之时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日落是一昼夜 十二时 中的第个9时辰,指下午的5~7时,地支命名是未时时。

落日,指夕阳下山,在天色渐晚的日暮时分发生。

南朝 宋 谢灵运《庐陵王墓作》诗:“晓月发 云阳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二:“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落日横江老白苹,同乡停问一相亲。”

峻青 《黎明的河边·主人》:“落日的红光,把他的脸孔,照成了古铜色。”

落日美景

法国摄影师朱利安·格隆丁(Julien Grondin)用了3年时间游遍世界,记录各地“落日瞬间”的美景。

描写落日的诗句 1、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2、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朱自清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衰草残阳三万顷。6.云行松树高低见,日落涧水东西流。——萨都剌《宿玄洲精舍芝菌阁别张伯雨二首·其一》7.淹留未尽兴,日落群峰西。——李白《春日游罗敷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