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好书推荐

安妮日记好书推荐

大概,很多人都听过这本书,或者在很小的时候已经读过。也许你已记不清故事里那双美丽而充满忧伤的十四岁的眼睛,所有曾经真实鲜活的生命也终于在飞驰的岁月里模糊了面庞,可是,你却一定知道故事的结局,就像你深知属于一九四四年一群犹太人的绝望与死亡。《安妮日记》,一段悲伤的历史,一个叫做成长的故事。

战争,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是灰色的天空中轰炸机的狂啸,是响彻整个大地的警报声刺耳的尖叫,抑或,是老旧的黑白影片里一场盛大的葬礼?太过遥远了,太难以想象了,甚至有时你会觉得新闻里天天都在上演的死亡都那么令人不可置信。而在一九四二年的阿姆斯特丹,战争正在真实地逼近,像一张无形而巨大的网,将八个惊恐的人困进一个潮湿拥挤的房子里,再然后是整整两年时光的躲藏。而对于十四岁的安妮来说,从此再也没有了狂欢的生日派对,再也无法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取而代之的是狭小的屋子,寂静的对白,每天准时响起的钟声,以及,那个住在她的日记本里叫做凯蒂的朋友。

欢快的日子里,大概所有人都会做同样的表情与相似的事情,然而,沉默的时候,每个人却都不一样。在那么漫长的静默中,安妮·弗兰克又在干些什么?读书,读那些体贴的荷兰朋友们不断捎来的书;还有就是写日记,把她想对一个亲密的朋友讲述的一切都写进去。仿佛是一个天生的作家:她用文字直接而生动地勾勒出几间毫无生气的房屋,黑夜里连续数小时的恐怖,八个人同处一室的场景,所有的描述都带着一种活泼而又漫不经心的从容。没有刻意的经营,没有演戏,即使面对的就是自己,即使那角色就是为她而设,也丝毫没有那种讨人可怜的无病呻吟。那位分享她房间的牙医杜塞儿,她的善良、敏感而聪明的父亲,她的说话带刺没有耐心的母亲……她全部以一个孩子最澄澈而倔强的目光看待,并总是揉以一个成年人才会具有的公正和怜悯之心

当自由被封锁,伴着孤独的沉默将会是一种对生命更加严肃地思索,而一九四四年的安妮意识到,自己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已经永远结束了。她开始回想一九四二年的自己,那个拥有很多朋友爱玩爱笑的自己,也并不是完全快乐的。她其实常常感到孤独,只不过不愿意承认,不想停留下来思索,于是有意无意间总是用各种笑话和把戏来使自己忘记。就连一家人刚刚搬到这个房子的时候,她还是整天故意信口开河,然后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可是现在,她厌烦了整天嘻嘻哈哈的自己,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面对孤独。就如同安妮在日记里写的:一个人即使被许多人爱着也还是会孤独的,因为他还不是任何人的唯一。于是,她开始不再总是依赖父母,而是探寻自己的内心,求助于某种从容,某种半温柔,半漠然,而又绝非孩子气的耐心。年轻的女孩开始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她有她的信仰,她有心中的爱情。还不到十五岁,她便能写道:我感觉到我是个女人,一个具有道德的力量和勇气的女人。

“或立于世界之巅,或沉于绝望的深渊。”安妮·弗兰克这样形容自己。可是,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是这个样子,往往上一秒的兴奋转眼间便被下一秒的难过冲得烟消云散,我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并不是总能把一件事情彻底搞清。就算有时候一个人做在黑夜中去进行一两个小时的思索,也还是难以将对与错清晰鉴定。但是,我们却因此渐渐变得从容与平静,变得温柔与自信,因为看懂了生活,所以有足够的能力去爱上生活。而对于安妮来说,相比于其它的犹太孩子,她为自己能够安全地活着而感到幸运;可是当她的目光透过敞开的窗户,越过开阔的阿姆斯特丹,越过每一座房顶,直看到远处融于一片淡蓝色的地平线时,她又是难以抑制的悲伤与难过。然而,已经十六岁的女孩却又是如此的坚强,她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相信只要自己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它们还会延续,自己就不可能不幸福。

一九四五年三月,安妮·弗兰克死于贝尔森集中营。然而,就像在此之前整整四个月的时候,她在日记里写的那样:我想活下去,即使在我死后。她纤弱的身影永远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