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提出问题

阿Q正传提出问题

1. 阿Q为什么要闹革命?

阿Q不是,也不会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对革命的理解无非只是"革这伙妈妈的的命",甚至在之前上城时,他还凑热闹去围观杀革命党。革命究竟为何,他完全不知,他所看到的只是那些曾经欺侮过他,看不起他的人们都害怕革命党,这于他来说是个再好不过的报复之机,因此他要"闹革命"。同时,他的愚昧和短见让他错以为革命党和过去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军一样,"白盔白甲,板刀,钢鞭,钩镰枪",还要抢夺各家的财物,他也可以借此捞一笔。这也就解释了当他发现尼姑庵已经被清洗一空时,甚至是感到失望的。他本性自私,所谓的"闹革命"也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私欲。

2、阿Q有怎样的城乡观?

阿Q的城乡观十分狭隘,这是因为他长久地居住在未庄,即便是偶尔进城,也总是以自己的眼界为基础,评价他未曾了解的新事物。例如,阿Q很是鄙薄城里人管凳子叫"条凳"、煎鱼时放切细的葱丝,认为这些行为是错的、可笑的。然而,这一切都是从阿Q本身出发来作出判断的,因此他认为城里反而不如乡下。阿Q的城乡观有其可笑之处,也有可悲之处,可笑在于他的盲目自大,可悲却在于他永远也不可能跳脱自己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背景,思想的保守狭隘使得他难以接受新兴的事物,更难以在剧烈动荡的社会里生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