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形式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形式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济华《文学名篇选读》:这首诗虽是自由体,但节奏感很强。随着人的感情的层层推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

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孙光萱《中国现代名诗100首》:这首诗以惠特曼铺陈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正好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弱国愚民”状况的强烈愿望,自然具有-种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北京市语言学会名誉会长胡明扬《中外名诗赏析大典》:这首诗自由宏阔,雄奇奔放,受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