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虚词

记承天寺夜游虚词

一、《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虚词

1、然——欣然起行

然,放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相当于“……的样子”。

2、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就。做副词,表示顺承。

3、于——相与步于中庭。

于,表示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翻译为“在”。

4、也——盖竹柏影也

盖:副词,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盖,做虚词时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

5、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常见文言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盖、遂、矣、乎、哉、焉、耳等。

三、《记承天寺夜游》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东坡志林》卷一。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