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10分钟试讲

庐山的云雾10分钟试讲

教学目标

1、 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2、 学会10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 能划出课文中的过渡句,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4、 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及生成的原因;能背诵第2、4自然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 常规预习,寻找关于“庐山”的资料。

2、 课文配乐朗读,关于《庐山云雾》的录象及相关电教设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新词,教学第1 –4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2、3、4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简介庐山

1、 板书:庐山。教师问:知道庐山吗?你知道古人有哪些诗句是写庐山的?

2、 指名说,师小结,揭题。

庐山除了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峦,更吸引人的是它那美丽的云雾(教师板书:云雾)。老师带着大伙儿细细地去领略一番。

二、听课文配乐朗读,细细品味庐山云雾的美。听后,用“ ”线划出最能反映庐山云雾特点的一个句子。

三、交流,体会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1、 指名说,教师出示:

“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

2、 理解“瞬息万变”。

(1)卡片认读:瞬息万变

(2)说词语理解。(组合释词)

瞬息:转眼间,形容时间极短。

万变:万种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和起来,就是在极短的时间时间内发生极多的变化。

(3)教师小结:这种先理解字的意思,再组合释词的方法很好。

(4)找近义词。

(千变万化、变化多端、变幻莫测、变幻无穷……)

(5)比不同,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这些只说明了事物的变化多,而瞬息万变不但写出了云雾变化多,还写出了变化快。所以祖国的语言文字须推敲。

3、 联系上下文体会“瞬息万变”。

从哪儿看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3节,联系上下文,找出书上的句子,想想,谈谈自己的见解。

(1)学生自由读找。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刚刚…………转眼间…………

来时…………去时…………

浓时…………去时…………

(3)有感情地朗读全段。

(4)小结。

面对这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怪不得苏东坡要大叹“不识庐山真面目”,更难怪清代的一代学子要自称“云痴”,恨不得“餐云”、“眠云”。

相关内容